首页 >> 黄山梅属

贵州黔南州特色农业为生态代言雌雄麻黄

文章来源:格兰农业网  |  2022-09-15

贵州黔南州:特色农业为生态代言

都匀毛尖优质茶叶生产基地。地球腰带上的“绿宝石”在黔南,粤、港、澳蔬菜基地在黔南,中国毛尖茶之都在黔南,大量时令水果出自黔南……用生态农业助推生态文明,黔南州成了大赢家。他们在将喀斯特山区变得日渐山青水…

都匀毛尖优质茶叶生产基地。

地球腰带上的“绿宝石”在黔南,粤、港、澳蔬菜基地在黔南,中国毛尖茶之都在黔南,大量时令水果出自黔南……

用生态农业助推生态文明,黔南州成了大赢家。他们在将喀斯特山区变得日渐山青水秀的同时,从大山赚回了大把大把的钞票,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黔南州位居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,作为“两江”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保护地,保护与开发犹如一把双刃剑。

“鱼”和“熊掌”,二者必须兼得。宜林则林、宜果则果、宜茶则茶、宜菜则菜。黔南州根据高、中、低不同海拔和土质,推广“185”工程,各县(市)因地制宜向石漠化山区要生态,向生态农业结构调整要效益,成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先行先试者。

罗甸县针对喀斯特占全县土地面积50%以上的现实,大力推广早熟蔬菜和火龙果种植,靠土地实现增值确保食品安全,腾出更多空间退耕还林。

蔬菜专家李桂莲到罗甸试种0.2亩早春蔬菜成功,开启了罗甸蔬菜产业的先河。早春蔬菜种子在这片素有“天然温室”之称的土地上迅速成长。如今,全县早春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,年产值10.92亿元。带动全州种植蔬菜260多万亩,年实现产量450万吨,产值110.5亿元。

同时,罗甸还利用龙滩电站库区建成后,罗甸水域面积达到11.2万亩,可养水域面积7.2万亩的优势,大力发展水产养殖,实现每年全县水产养殖收入过亿元。

黔南州山青水秀,食品环保,品质优良。如今,粤、港、澳、贵阳等地分别与黔南州签订了蔬菜、果蔬等食品安全保供合作协议,大批环保食品源源不断销往沿海等发达城市。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蔬菜种植就有2210元。

在荒土荒坡和石漠化山区,黔南州大力推广长顺的高钙苹果、三都的水晶葡萄、荔波的蜜柚、罗甸的火龙果、龙里的刺梨等精品水果产业发展。 如今,全州共栽培水果93万亩,投产46.5万亩,产量45万吨,产值13.35亿元。已形成罗甸火龙果,平塘杨梅,荔波蜜柚、血桃,三都万亩水晶葡萄、九阡李,福泉、瓮安金秋梨,贵定酥李,长顺苹果等七大特色产业基地。14个水果产品获无公害产品认证,15个产地获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,水果产业呈现出“一县一特,一乡一果,一村一品”的优化布局。

黔南州还出台了《黔南州果蔬生产技术操作规程》《黔南州蔬菜产品质量标准》,果蔬采用网上销售、二维码扫描等,让消费者随时可查看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证书、采摘日期、质检、等级、包装以及蔬果的生产环境、种植过程、种植农户等信息档案,做到了档案可查询、流向可追踪、产品可知晓、责任可界定,质量安全有源可追,坚守蔬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。

在高山旱区,黔南州广泛推广都匀毛尖茶的种植。州委、州政府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》。计划到2016年,以都匀毛尖为中心,全州茶叶种植面积在2012年75万亩的基础上发展到200万亩。明确州级财政和重点县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,其它县市每年安排500万元以上的茶产业专项资金,州级每年整合发改、财政、农业、扶贫、林业等项目资金2亿元以上用于茶产业发展。

《意见》要求各县市要围绕都匀毛尖品牌建设基地、开展生产、加工和销售。今后凡符合条件的州内茶叶企业,必须统一使用“都匀毛尖”品牌,确保都匀毛尖质量和品牌。如今都匀市已种植都匀毛尖面积近30万亩,到“十二五”期末,茶叶产值将达10亿元以上…… 食品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。通过重点实施珠江防护林、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,黔南州三年来累计造林面积180.73万亩,年均造林60万亩以上,高于“十一五”年均造林实绩39.4%。黔南森林覆盖率已达53.6%,持续保持一年提升一个以上百分点,森林蓄积量达到5800多万立方米,黔南处处展现出林茂财丰,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动画卷。

龙里县谷脚镇哨堡村袁光荣在采收刺梨。

罗甸县农民种植的无公害蔬菜喜获丰收。

现场

红红的火龙果火红的生态路

今天的黔南州罗甸县,火龙果漫山红遍,并且每年以2万亩的种植速度向石漠化深处延伸,成千上万农户将目光从有限的田间转向山头,挖坑、授粉、施肥、摘果,一堆堆红彤彤的火龙果变成一叠叠钞票的同时,山变绿了,土固定了,水保住了,罗甸走上了一条火红的生态致富路。

“雨天漏水,旱天飞沙。”罗甸县喀斯特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6.5%,石漠化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4.35%,2004年前,该县生态曾令人揪心。

年年栽树年年死。上边一点土,下面空岩石,因喀斯特特殊地貌,罗甸干群曾为石漠化治理伤透了心。

2007年,原产于中美洲的火龙果引种到罗甸,耐瘠、耐旱、保土的这一精品水果成为治理石漠化的优良物种。

县委、县政府制定规划,每年推广种植2万亩,2015年达到10万亩,最终全县110万亩荒山全部种植火龙果。

为了选出适合罗甸种植的品种,培养一批种植能手,罗甸县依托贵州省果树研究所罗甸试验场的技术力量,在罗甸成立了专家技术团队,加大投入对火龙果种技术进行品种优选研究试验,并对果农开展传递性的培训。

多年来,精选出适合罗甸种植的3个品种,培养专业技术骨干100余人,培养成熟的种植示范“二传手”上千人。

龙坪镇板庚村果农汤元会就是其中一员。他介绍,在罗甸像他这样有技术且收入超过100万元的种植大户少说也有10多家。

红水河镇红河村村民罗世欢今年是第一批尝到甜头的果农,虽然他种的200亩火龙果还未进入丰产期,但一批果子卖下来,就纯赚了5万元。

7月3日,大老远从广东过来考察的水果经销商张通杰想在罗甸买一批火龙果,没想到满山还挂在树上的火龙果已被其它客商订购一空。张老板惊讶地说:“没想到罗甸火龙果口感好、市场好的传言是真的,明年我得早几个月来!”

去年,罗甸县先后引进了省内外5家大型农业龙头企业,对罗甸火龙果进行高规格、大规模的开发。北海新中盛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。他们投资1亿元,在罗甸建起了1万亩高标准火龙果种植基地。

如今,罗甸县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5.82万亩,占贵州火龙果总面积10.5万亩的半壁江山,实现亩产5000公斤以上,市场价平均每公斤12元。

罗甸县农工局农业执法大队队长郭其荣说:“罗甸火龙果之所以得以有效推广,主要是火龙果是果树中名副其实的‘耐旱王’,适合石漠化生态文明建设;其次是省委、省政府将罗甸火龙果产业列为全省高效农业产业园区‘五个100工程’,推动了火龙果的产业化进程;同时,罗甸红心(紫红龙)火龙果营养价值特别高。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、氨基酸等成分,对前列腺、肺癌、乳腺癌等三种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餐桌与生态文明共存,罗甸火龙果快速发展理所当然。” 如今罗甸火龙果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成为全国火龙果之乡。

长顺县特色农业产业化。

旋流除砂器

湖北日报件挂失电话

氧化铝

胃镜维修

无线FCCID认证